当前位置: 机构概况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领导工作分工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机构职能



叶荣生:男,汉族,1970年4月生,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党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面工作。兼管办公室。

缪德阳:女,汉族,1967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在市纪委、市监委领导下,负责纪检、监察方面工作。

唐永实:男,汉族,1968年10月生,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运行监测协调、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安全生产、民爆和船舶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运行监测协调处(综合统计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数字经济产业处)、人工智能产业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处(民爆船舶处、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负责人工智能(软件)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工作。

娄伟:男,汉族,1977年3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产业、双碳和节能、材料行业发展、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消费品行业发展、生产服务业发展、经济合作、对口支援等方面工作。分管绿色制造处(节能监察处、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产业处)、材料工业处、消费品工业处(生物医药产业处)、生产服务业处、经济合作处;分管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智能电网产业专班工作,新材料产业专班工作。


代吉上:男,汉族,1980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组织人事、离退休干部、工信系统驻宁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分管电子信息产业处(集成电路产业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处(两化融合推进处)、组织人事处(离退休干部处)。联系基础电信运营商。负责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工作。


高千峻:男,汉族,1978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任南京市对口帮扶陕西省商洛市工作组组长。

吴刚,男,汉族,1979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综合规划、工业投资、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未来产业、创新产品推广、中小企业发展、宣传教育、意识形态、政务公开、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会、群团等方面工作。协助叶荣生同志负责机要保密和机关日常运转工作等方面工作。分管综合规划与投资处、科技创新处(未来产业处)、创新产品推广处(应用场景发展处)、中小企业处、宣传教育处,负责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分管南京市企业服务中心。协助分管办公室。负责产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方海燕:女,汉族,198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法规、审计监督、航空航天产业、无线电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装备工业一处、装备工业二处(新能源汽车产业处)、政策法规处(审计监督处)、航空航天产业处(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南京市无线电管理处);分管南京市无线电管理监测站。负责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工作,负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专班工作。


高长林:男,汉族,1965年6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

工作分工:协助叶荣生同志工作。

温拥军:男,汉族,1969年8月生,大学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

工作分工:协助唐永实同志负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安全生产、民爆和船舶行业管理,协助方海燕同志负责航空航天产业、无线电行业管理工作。协助分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处(民爆船舶处、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航空航天产业处(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南京市无线电管理处)、南京市无线电管理监测站。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研究起草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工业经济、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提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按分工承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

(三)推进制造强市建设。贯彻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制造强市建设重大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南京制造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运行监测协调。制定并实施近期工业、信息化运行调控目标、政策措施,开展企业信息采集、行业统计分析和产业发展报告等工作,打造南京市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系统,进行监测预警、预期引导,协调解决运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五)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和技术改造相关工作。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规模,按规定权限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资项目的推进实施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投资规划及年度计划,按规定负责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等工作,负责相关国家、省专项计划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督查。

(六)研究拟订制造业自主创新相关政策。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协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工作。

(七)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并实施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都市工业发展。

(八)推进全市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订并实施服务型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会展业等发展,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文化建设和工业、信息产品市场建设等工作。

(九)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管理。研究提出推动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的政策建议,制订并实施行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负责推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基地)发展,制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发展。制订并实施全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施信息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协调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等“多网”融合发展。协调信息服务业领域涉及公共社会利益的重大事项,推进跨行业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负责全市无线电管理。

(十一)负责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订并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战略,指导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智能制造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推进工业信息化安全保障工作。

(十二)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制订并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应用。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培育推广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十三)综合协调全社会节能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全社会节能和工业、信息化领域能源节约、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计划和政策。负责节能监察管理和工业类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指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负责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工作。

(十四)推进全市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订并实施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龙头骨干企业的政策措施。拟定并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产业人才开发,组织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协调企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牵头推进企业减负降本。协调中央在宁企业相关服务工作。

(十五)统筹推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负责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指导和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协调落实。负责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融通发展。

(十六)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负责军工单位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民爆器材生产和流通的行业管理。负责民用船舶的行业管理。

(十七)统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工作。指导上述单位的统战群团、信访稳定工作。负责机关干部管理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在本系统的督促落实工作。

(十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内设机构及联系方式

处室(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办公室

025-68788821

综合规划与投资处

025-68788891

政策法规处(审计监督处)

025-68788794

运行监测协调处(综合统计处)

025-68788937

科技创新处(未来产业处)

025-68788781

经济合作处

025-68788948

绿色制造处(节能监察处、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产业处)

025-68788878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处(民爆船舶处、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

025-68788898

材料工业处

025-68788842

装备工业一处

025-68788889

装备工业二处(新能源汽车产业处)

025-68788826

消费品工业处(生物医药产业处)

025-68788760

电子信息产业处(集成电路产业处)

025-6878878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数字经济产业处)

025-68788924

人工智能产业处

025-68788923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处(两化融合推进处)

025-68788911

航空航天产业处(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南京市无线电管理处)

025-68788767

中小企业处

025-68788936

生产服务业处

025-68788938

创新产品推广处(应用场景发展处)

025-68788887

组织人事处(离退休干部处)

025-68788867

宣传教育处

025-68788778

机关党委

025-68788903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节假日除外。

办公地址: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新城大厦17楼

值班电话:025-68788799(非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