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信息公开专栏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2015 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现发布《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和本单位网站下载。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68788913。
一、概述
2015年我委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降能耗、增效益”等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经济效益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节能控煤成效明显,在不利因素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为顺利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围绕中心工作,为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我委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更新力度,不断提升网站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的建设维护,认真做好经信动态、经信要闻、通知/通告、本委发文、政策法规、政策解读等信息栏目的信息公开工作。
二、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我委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更新力度,不断提升网站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信息报送五级审核制度。任何一条信息发布都要从处室具体承办人、处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到办公室、保密审查分管领导5个审批流程环节,在信息审核发布过程中,要求网站工作人员严把“三道关”,即:政治导向关、事实真实关和文字技术关,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政治导向错误信息不上网、违反法律政策信息不上网、低俗信息不上网、虚假信息不上网和内容粗糙不符合文字技术规范信息不上网。二是强化信息发布推进力度。设立专门岗位专司信息公开工作,各处室和链接子网站的委直属单位分别明确1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委内信息维护和保障工作小组,同时通过月度通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信息更新力度。三是规范信息发布流程。严格采集、审核、报送等环节程序,做好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防止失泄密问题。各处室严格做好原创性信息的编制和加工,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完整、准确、及时;网站管理员及时做好信息内容筛选、加工、发布,对时效性要求高的信息随时编辑、上网。
三、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不断调整完善门户网站公开平台建设。一是抓好网上服务信息公开。经清理审核,委门户网站保留网上服务事项7项,公开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法律依据、要件材料、办理流程、结果样本等各项内容,与政务服务中心相关信息公开一致,确保各服务事项内容准确有效。二是抓好网上知识库更新。由委办公室牵头,会相关业务处室,对投资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涉及我委主要职能及社会重点关注的项目进行了及时更新,为社会大众及时掌握相关产业信息和办事流程提供了便利。三是抓好业务平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报送平台”建设维护的基础上,开发了“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网上项目申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申报和评审的效率。四是抓好建议和提案的办理。2015年由我委承办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有61件,其中:主办33件,协办28件,均按时办结,及时公开,力争做到了“四个100%”,即答复率、办结率、面商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进一步丰富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内容。为适应多种信息公开需求,我委门户网站设立了经济动态、通知公告、本委发文、经信专栏、政策法规等多个专栏,公开的信息囊括了我委重点工作、产业政策、重要通知、财经新闻等多个方面,所有公开信息按目录要求进行分类公开。2015年,我委在门户网站上共公开各类信息1534条,信息公开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布信息及时有效。按照全市信息公开的统一要求,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全年发布政策解读信息8条。
(三)进一步加大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报送力度。一方面,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公开我委“三公”经费支出预算、部门预算编制说明等信息;另一方面,从委门户网站信息中筛选重要信息,按照信息公开“三维分类”要求,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2015年以来,已累计向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报送信息213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对申请人提出公开信息的申请,我委认真受理,及时研究答复,答复时做到有理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全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信件3件,并于当日回复办结。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市经信委2015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也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和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
六、政府支出与收费
1、工作人员情况:专职工作人员1人,兼职人员2人;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无;
3、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信息公开费用支出:无;
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公开收费情况:无。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一是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主动公开的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的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委虽在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公开形式还不够丰富,不能完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三是宣传和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以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细则。 二是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积极探索并实行各种方便群众查阅、了解信息的公开方式。三是加强学习和培训。加强组织分管领导和负责同志的培训,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